第21章 中华帝国(5)

治皇帝大印的时候,也有许多曲折在内。明代朝廷共有玺印九颗,其文不同,用处也不同:“奉天之宝”为祀天之用,“制诰之宝”为一品至五品诰命之用,“皇帝之宝”为诏赦圣旨之用,“皇帝行宝”为立封及赐劳之用,“皇帝信宝”为诏亲王大臣调兵之用,“天子之宝”为祭祀鬼神之用,“天子行宝”为封建外夷及赐劳之用,“天子信宝”为诏外夷调兵之用,“敕命之宝”六品至九品用之。以上九种玺印,皆以玉制,所以称为玉玺。因为古代中外隔绝,天子一尊,四海外国皆其臣属,所以中国皇帝的天子之宝,可以统御一切,根本用不着在大印上刻上国名。可是袁世凯的时代,中外沟通已盛,列国并立,中国反而积弱成俎上鱼肉,皇帝再也没有信心自称“天子”了。所以,袁世凯的玉玺对内用“皇帝之宝”,对外则用“中华帝国之玺”,刻文还是用明朝洪武皇帝定下来的九折篆书,取乾元用九之意。从这些举措来看,袁世凯并不是“关起门来做皇帝”,即使在他最昏庸的时候,他在政治上也还有视野开阔、观念趋新的一面。

也许,顾维钧这样简洁而近乎白描的评价,是袁世凯交出的历史答卷上,较为合适的评语——袁世凯是军人出身,曾任驻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务衙门总办,僚属中也有像唐绍仪先生那样受过新式教育的秘书和顾问,但他完全属于旧派。

和顽固的保守派相比,他似乎相当维新,甚至有些自由主义的思想,但对事物的看法则是旧派人物那一套。他以创练新军和任直隶总督知名。他是个实干家,卓越的行政官吏、领袖人物。

有人说,袁世凯少年时颇有“才气”,中年有“英气”,而晚年则“暮气”

重重,至其称帝时,则仅余“尸居余气”。古今多少英雄,几人脱此轮回?

少年鲜衣怒马,壮岁雄姿英发,而人生之悲凉,尽在英雄末路,美人迟暮。

5.功与过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百多年来磕磕绊绊,走到现在也还是步履蹒跚。

虽然走得艰辛,还是有人一直在走,路上行人稀少不足为虑,只要不断有人惊醒,路上总有一天会人潮汹涌。对于后来者来说,这路是谁开辟的,是谁最先带着国人走上这条路,也许并不重要了,可是当我们反思百年历史的时候,就不得不去追索这些消逝在历史风烟中的人物影像,否则,我们的历史就是一片让人心慌的空白。

这些先行者中,都有些什么人物?现在大概没有多少人会反对将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封疆大吏列为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先驱了吧。袁世凯呢?

袁世凯不也是晚清最著名的大僚么?他算不算是个先驱人物?

袁世凯是一个“改革家”,这一个说法多少有点让人感觉陌生。其实,只要列出他的政绩,这个结论就无可争辩。

袁世凯1895年开始在天津小站练兵,他是中国第一个引进现代西方军制和操法的将领,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先驱,他主持编写的兵书,始终是中国现代军事史中绕不过去的经典。

袁世凯在天津首创中国巡警制度。1902年5月,袁世凯在保定创设了警务总局,挑选了500名巡警,设了五个分局,分布在城厢内外。同时,责令赵秉钧在保定开办巡警学堂,聘请洋人充当教习。保定巡警学堂也许是中国第一所警察专业学校。袁世凯在保定创办警务总局时,天津还未交还中国。他之所以创办警务,与筹备接收天津有很大关系。当时,八国联军照会清政府,规定天津周围二十华里内不许驻扎中国军队。袁世凯愤于这一屈辱要求,将其办公地转往保定的直隶总督府,坚持联军退兵之前不入天津。但联军要求直隶总督保证地方治安,所以袁世凯化兵为警察,将北洋军各镇中即将退伍的3000兵士,训练成为巡警,开进天津,这样既绕开了联军的限制,又维护了中国的主权。

他在直隶总督任内,天津建起了第一家发电厂,第一家自来水公司,第一个电话交换局,第一个市政卫生和交通体系……他采用西法建造大量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从此天津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

他整顿直隶吏治,成效卓著,成为清末新政中最为人瞩目的善政之一。

他规定,凡是分发到直隶任职的官员,都必须自备学费去日本留学考察三个月,否则不准到任。

1906年,正是他和张之洞联名上奏,废除了连绵上千年的科举制度。

他和张謇等立宪派人物内外呼应,一力促成了1906年以后的“预备立宪”,是清末大员中呼吁宪政最热衷,推动宪政最扎实的风云人物。美国汉学家任达在《新政革命与日本》一书中开宗明义地说:“粉碎了经历2100年中国帝制政府模式及其哲学基础的,不是以孙中山及其同伴为中心的1911年政治革命,相反却是1901年至1910年以晚清新政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革命。”提起晚清新政,我们不应忘了袁世凯和他的同僚与对手,包括张之洞、张百熙、赵尔巽、端方、岑春煊、沈家本……1907年,全中国历史上首次举行的地方选举,就是袁世凯主持推动的天津市政选举。

最为影响深远的是,在直隶总督任内,他兴办了大批新式学校,从大学到中学到小学,从综合性学校到各种专门学校,短短几年时间里,他兴办的新式学堂居全国首位。

中国人今天仍热情传诵詹天佑修京张铁路的功绩,可是再也没有人谈及,这条铁路的决策、资金筹措,包括决定用中国人和中国资金修建等等,主要是袁世凯的功劳。1909年京张铁路竣工通车时,袁世凯已经被逐出朝堂,詹天佑感念袁世凯对修造此铁路的首倡之功,特赶在年关前将京张铁路主要工程的照片一套,遣专人送至洹上村袁世凯处,以慰袁氏之怀,而此时袁氏却只能报以万端感慨。

进入民国,他积极整顿财政,统一币值(发行“袁大头”),颁布法令促进经济增长。向来人们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经济飞速增长,是因为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没有人会将这种经济繁荣的功劳算在袁世凯头上,但统计数字表明,在袁世凯当政期间,欧战前中国民族工商业已以较高速度发展,大战爆发只是加快了发展速度。

看看这些袁世凯当政时期颁布的法令吧,也许我们对他的印象会有些改变:《政团不许干涉司法行政两机关令》、《通饬禁种鸦片文》、《申禁强迫国民捐令》、《饬令各省整理财政文》、《严禁种植贩卖吸食鸦片文》、《告诫政党并禁军人入党令》……当然,袁世凯死后留下的最大遗产,除了被折腾得再无任何“共和”

气息的“共和”之外,就是一大堆大大小小的北洋军阀。所以章太炎不无感慨地说:“袁氏既没,其佞臣猛将尚在,卒乱天下,今日无有言袁氏之功者矣。”

666768697066杨度,67梁士诒,68古德诺(中立者),69刘师培,70胡瑛。

刘成禺《世载堂杂忆》记载,杨度留学日本期间曾与孙中山相约:“吾主张君主立宪,吾事成,愿先生助我;先生号召民族革命,先生成,度当尽弃其主张,以助先生。

努力国事,期在后日,无相妨也。”

袁世凯死后,杨度挽曰:“共和误民国,民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平是狱。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杨度、梁士诒是袁世凯帝制的主要吹鼓手,外人古德诺也以一篇《共和与君主论》,被牵扯进袁氏称帝之中。

历史如此戏剧,到底谁误了谁,谁成就了谁,而今看来,却似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727371 1912年在南京总统府内的孙中山,72黄兴,73宋教仁。

1912年的孙中山志得意满,尽管民国肇建,问题成堆,但是总算迈出了关键一步,黄兴、宋教仁也为新生民国奔走劳碌,看襁护褓,其尽心尽力不可谓不令人动容,但是这一干西装革履的南方革命派与北方长袍马褂的实力派却势同水火,谁将笑到最后,此时尚未可知。

7174 1914年7月8日,中华革命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前排右起为:田桐、廖仲恺、居正、胡汉民、孙中山、陈其美、许崇智、郑鹤年、邓铿,后排左五为戴季陶。1913年,宋教仁遇刺,孙中山发起“二次革命”,无奈事败,逃亡日本,并在日本组建中华革命党,试图整顿党务,以利武装讨袁。中华革命党成为掣肘袁世凯的一支主要力量,合影中一干人等都成为了后来中国政坛中呼风唤雨的人物。

747575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76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合影。 76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石大人胡同的前清外务部公署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袁着军服,佩长剑,面南正立,宣读誓词:“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精神,……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

次日,临时约法公布,南京参议院致电袁世凯,承认就职大总统,但强调:“本院代表国民,尤不得不拳拳敦勉者:临时约法7章56条,伦比宪法,其守之维谨!勿逆舆情,勿邻专断,勿狎非德,勿登非才!”此一番苦心,而今看来,却似笑谈。

77袁世凯幕僚张一麐张一麐从小站练兵时期开始跟随袁世凯,是幕中良才,办理文牍工致敏捷,袁前期的文字多出于其手,袁对张甚为倚重。袁做总统后,以张一麐为机要秘书,后任政事堂下设机要局局长。张一麐为人正直,虑事以民国大局为重,自视为“北洋派中的非北洋派”。筹安会成立之后,张一麐一再谏阻袁世凯称帝,痛陈帝制之危害,并因此受到帝制派炸弹恐吓,但终不改其志。袁世凯取消帝制后曾说:“仲仁(张一麐)在予幕数十年,未尝有一字要求官阶俸给,严范孙与我交数十年,亦未尝言及官阶升迁,二人皆苦口阻止帝制,有国士在前,而不能听从其谏劝,吾甚耻之。”

78 1913年的祭天大典上,图为袁世凯在一众文武的簇拥下,登上祭坛献祭。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12月23日冬至,来到天坛祭天,祭天按照传统方式进行,袁世凯身着十二章衮服,拾级登台,多年壮志似乎一朝得酬,然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权力祭坛上的祭牲,案俎上的鱼肉。

787979 1913年祭天照片,80袁世凯在众人的簇拥中,81中华帝国文官官服。一直以来,图79都被当做袁世凯登基的照片广泛使用,但实际上这些人中,并没有袁世凯。图80中,袁世凯身穿的是十二章衮服,胸前、后背和两袖各三个共计十二章纹。衮服饰以龙、日、月、星辰、山、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纹,与冕冠合称“衮冕”,是古代最尊贵的礼服之一,用于皇帝祭祀天地、宗庙等重大活动。图79中,并未发现有身着十二章衮服者,所有人均身着图81所示普通文官官服,因此,图79只是祭天中的一幕,却并非其登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