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政治中枢的变迁(1)

明朝立国之初,承袭元制,在中央政府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总理朝政。但是,很快这种体制就令朱元璋感到不自在,有大权旁落的感觉。此公是有名的雄猜之主,有做大事的才略和胆魄,但也难免心地狭隘,猜忌心重。出身游民的他,早岁颠沛流离,生活中充斥着白眼和歧视,不得不时刻处于防范他人伤害的警惕之中,生怕一不留神就会被同伴和对手算计了去。在打天下的时候,这些隐藏在深处的阴暗心理还能克制,尽量表现出大度、善于用人的一面。然而,做了皇帝以后,身在深宫里的他,越来越对大臣们放心不下,生怕人家在背后捣鬼,瞒着他做一些对他不利的事情。他觉得这个制度将他与国家日常事务分开了,真正操控一切的是宰相,而不是他本人。加上担任宰相和其他高官的大多是他昔日的伙伴,帮他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他的猜忌心就更重了。他未尝不知道这些人对他的忠心,只是他更了解他们的本事。当天下初定之后,对功臣本事的担心越来越重,生怕他们在天下太平之后,将这些本事用在他的身上。事实上,除了自己的亲骨肉以外,朱元璋什么人都信不过。

徐达是朱元璋的“布衣之交”,又是朱的亲家,为人忠厚老实,对朱元璋一向忠心耿耿,虽然能征善战,功勋卓著,但从来不居功,不揽权。在战争岁月,深得朱元璋的信任,朱对徐达的评价是,“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可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却对这个老实人也不信任,一次,要将自己当初做吴王时的旧宅赐给徐达,试探徐的反应,徐达坚决地拒绝了。但是,朱还不死心,一次借故和徐来到他的故居,将徐达灌醉,然后令人抬到正室的**。徐达醒了以后,发现自己原来在朱元璋的旧居正房里,吓得连忙爬起来,跑到朱元璋脚下跪倒,连呼死罪。显然,朱元璋对徐达的表现还算满意,于是龙心大悦。(《明史》卷125《徐达传》)

于是,一场阴谋开始了。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拿独任丞相的胡惟庸开刀,说他谋反,一口气株连了三万余人,封了侯的功臣被杀了二十几个。原来功劳最大的李善长、宋濂等都被牵连进去(李被诛,宋赖皇后太子救援,总算保住了性命,遭到贬斥)。从某种意义上说,功臣问题和宰相体制是连在一块的,胡案也可以说是朱元璋为了废相而寻出来的。胡惟庸一倒,朱元璋迫不及待地将宰相制度废掉,提升六部的规格,同时将原来负责军事的大督都府一分为五,六部、五府均直接隶属皇帝。从这种深思熟虑的安排看,应该是早有准备。朱元璋只等着拿胡惟庸的人头做2引子,启动这个过于重大的制度变革,结果是在三万人头落地的声响中,一个延续1500年的制度就这样被革掉了。胡案之后,朱元璋又接连兴三个大狱,几乎将跟他打天下的功臣悉数杀掉。没有被杀的,实际上也在这接二连三的大动**中忧惧而亡。朱元璋连半个旧臣宿将也没给他的继承者留下,原以为是帮子孙的忙,替继承他的皇太孙去掉隐患,结果却是使他的继承者建文帝身边连一个有经验的大臣也没有。在削藩过程中举措失当,面对朱棣的反叛,丧失了抵抗能力,这也是朱元璋所始料未及的。

在废相15年后,朱元璋怕他的子孙再次恢复旧制,特意将不立宰相作为朱家的家法,定为永制,不许更改。自以为是的他至死也不知道,他的这个改革,给他的子孙和他创立的王朝,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

1.作为皇帝秘书班子的内阁的由来和演变

(1)从四辅官到殿阁学士。

废相之后,朱元璋实现了大权全揽,用今天的话来比方,就是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但是这样一来,原来由宰相分担的政府日常事务,就悉数压在了他自己肩上。加上此老猜忌心重,事无巨细均要过问,臣子早就在接连的大狱中给吓破了胆,自然什么事情都推到他那里去,请他定夺。每天要处理几百件事,弄得他废寝忘食,还忙不过来,很快,他就觉得受不了了。当然,刚愎自用的他,决不可能也决不乐意恢复旧制。他还是坚持亲自处理政务,只是要找几个帮忙的。在废相的当年,他找来了几个在他看来比较老成的儒者,任命他们为四辅官,春夏秋冬各一,每官有数人。按季节值班,帮助皇帝处理公务。四辅官实际上是内阁的先声。

不过,几个老儒虽然够老实,但办事能力和经验却一点也没有。没办法,朱元璋只好撤掉四辅官,另寻出路。洪武十四年,也就是废相的第二年,他下令让翰林院的词臣先帮他挡挡驾,奏章上来,先让他们看一道,认为合适才闻奏。接着,他设置了殿阁学士一职,从翰林院里挑选一些文辞优美的翰林,担任殿阁学士,帮他审阅奏章,操持笔墨,做名副其实的秘书。所谓的殿阁学士,意思就是能进皇宫里的殿阁的学士。到了这个阶段,内阁已经有一点眉目了,只是这些学士还没有办公地点,只是跟着皇帝转。

(2)殿阁学士有了办公处。

在朱棣夺取政权以后,皇帝对于秘书班子的要求趋于年轻化。他从翰林院挑选了一些年轻干练的一般翰林,作为他的秘书。定都北京之后,在新建皇宫的东阁开辟了一个办公处,让这些秘书在里面办3公。这些秘书被明成祖朱棣依为心腹,朝夕相处,甚至皇帝上了床,想起什么来,还要招他们来,在卧榻上嘁嘁喳喳。这些人不仅帮助皇帝处理公务,操持笔墨,而且在军国大事上提供咨询,地位已与朱元璋时代不能相比。这些人后来陆续被提升为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和殿阁大学士,备受信任。他们不仅为皇帝出谋划策,而且还担负教育太子的职责,实际上成为最核心的智囊团。到此,内阁的雏形已经具备了。只是,秘书班子还没有属员和印信。这些皇帝的秘书,虽然身在中枢,参与机要,但仍然是翰林院的官员,官阶不过五品,比起六部长官还差得远。

(3)内阁制度的最后形成。

朱棣的儿子仁宗朱高炽,是长在深宫里的皇帝。由于他一向不为父亲所喜,因而地位几乎不保,幸亏他有个好儿子,格外聪明讨朱棣的喜欢,加上作为他师傅的内阁成员拼死相争,他才能最终登上帝位。他一上台,马上提升他师傅们的官阶,让他们挂上了六部堂官(负责人)的头衔,并加太子少傅和少保衔,领双份薪饷。这样,内阁成员的地位一下子跃上了官僚机构的顶端,地位远在各部尚书之上,突破了原来位卑权重的秘书模式,向重臣方向演进了。后来,内阁成员也不再限于从翰林中选拔,凡六部尚书和侍郎中有被皇帝看上的,就可以入阁。

更重要的是,内阁正式获得了“票拟权”。所谓的票拟,又叫条旨,就是内阁成员先将需要处理的公文奏章审阅一遍,然后代皇帝草拟好处理意见,即代皇帝拟好批答谕旨,然后贴在奏章上送交皇帝最后拍板。皇帝如果同意,再用朱笔誊改一遍,作为正式谕旨下发,如果不同意,则交内阁再议。至于那些仪式性的制、诰等类的皇帝诏书,更是出自内阁的手笔了。其实,在朱棣时代,皇帝批答奏章也经常参考“秘书”的意见,复杂的诏令,让“秘书”先打个草稿的事情也是有的,只是当时朱棣经常喜欢操笔涂鸦,也没有票拟这个说法,所以,人们一般认为票拟权是在永乐以后才有的。票拟权的出现,使得内阁实际上掌握了朝政的处理大权。由于皇帝对奏折的批示意见是内阁起草的,六部开始向内阁请示工作,以便预先留有余地,免得奏折被驳回。宣宗即位,内阁的名称,也逐渐开始见于官方文献。到了明英宗时,人们开始将内阁类比中书省,英宗甚至称阁老为辅相。到了嘉靖年间,内阁开始出现首辅和次辅的排次,更加接近于原来有宰相时的左右丞相,入阁的人,外间统称阁老,以示尊崇。

(4)明代内阁的特点。

明代的内阁,从本质上来说4,实际上是朱元璋以后的皇帝对宰相体制的部分恢复,或者说一种替代补偿机制。因为让皇帝亲自处理繁杂的日常政务,对皇帝来说,实在是一项过于辛苦的差事。有从政经验的虽然辛苦,也许还能对付,轮到那些生长在深宫里的皇帝的时候,往往不堪其苦,不仅身体受不了,对精神和心理都是一种折磨。况且,作为世袭制的帝王,能力参差不齐,碰上能力差的,可能连应付都应付不下来,祖制又不能违反。或者后来的皇帝内心里也不想违反,所以只能在原来的秘书班子上打主意,不断地增加他们的地位,添加其权力,让他们帮自己干活,部分地做事实上的行政首脑。小说.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