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清代的中枢决策及其机构(1)

清承明制是历史定论,不过,细说起来,两朝的制度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但是在皇权**方面,明清却有一以贯之的精神血脉,所有的制度安排,无一不是围绕着如何加强皇帝的权力展开的。在中枢决策层面上,虽然清代将内阁闲置,另辟军机处,但以朝臣为皇帝做秘书的决策机制是跟明代一致的。明清皇帝制度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皇帝自身素质和表现上,总的来说,明代的皇帝政务荒怠的多,出了一些空前绝后的昏君,但清代皇帝勤政的多一点,除了晚清没有当过家的同治皇帝有些荒嬉之相外,其他皇帝,无论贤与不肖,对政务倒是都还关心,人人都把祖宗的基业当回事。

正因为如此,清朝中枢决策机制的运转,完全是围绕着皇帝的意志和行动在转,不像明朝那样,时常大权旁落到司礼监太监和内阁的手中。原来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族人,从一个并不十分强大的耕猎民族过渡到一个庞大的帝国统治者,确实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他们在学习汉文化方面做得比元人好,在吸收明朝君主**精神上做得更好。跟明朝不同的是,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统治者,他们的集权不仅指向皇帝,还指向整个统治民族,将满人集权和皇帝集权结合起来。只是他们的做法比较巧妙,大权集中小权分散,而且实行满汉隔离,所以,虽然集权程度相当高,但并没有引起民族间的强烈敌视。

清朝的决策机构和机制经过了一个比较长的进化期。这期间,既有学习和汉化的过程,也有对自身传统的克服,以及自己的青出于蓝的“创造”。

1.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

满族虽然跟从前入主中原的女真人有种族上的关系,但在文化上,他们之间的继承性已经基本中断了(原来的女真文字历史,跟后来的满人毫无关系)。明朝中叶以来再次崛起的建州女真,文明程度还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上。努尔哈赤所建立的八旗组织,带有较浓的原始部落气息,旗主和旗众之间,存在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而各旗也具有很强的自治意味。努尔哈赤虽然是个具有特殊魅力和才能的领袖,但依然得尊重部落的军事民主传统。满族开始建立的后金政权,实际上是一人领导下的各旗旗主(八贝勒)共治国政的体制。最高决策实行的是议政制。只是由于努尔哈赤个人能力超强,才使得政体围绕着他一个人转,似乎是一种个人的集权统治。

到了皇太极时代,八贝勒共治转化为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时不仅八贝勒参加,而且各旗的第二号、第三号人物(大臣)也被邀参加议政,人数的增加意味着原来的决策人员贝勒权力的2减弱,这实际上有利于皇帝意志的推行。同时,由于满人的汉化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在制度上,皇帝的集权毕竟跟原始民主制有着本质冲突,所以,这一时期皇帝经常甩开议政王大臣会议,另起炉灶,开始由类似皇帝秘书班子的内三院介入决策。

入关之初,由于皇帝年幼等原因,满族王公贵族的势力有所增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作用有所增强,这种体制决定了清朝初年国策的基本走向,使得这个少数民族王朝呈现出某种元朝的面貌。然而,毕竟满人不是蒙古人,一方面,蒙古的前车之鉴告诉他们,单凭武力,是无法统治汉族这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庞大民族的;另一方面,已经定居多年的满人,在关外就已经深受汉族俗文化的熏陶,大量接受汉人的俗文化。汉人的小说和各种说唱艺术,在满人中很有市场,因此具有汉化的基础。进关以后,对于整个满人上层而言,汉人文化从雅到俗的两方面**力,是处在从蒙昧到开化的过程中的他们所难以抵御的。满人自己新创的文字没有历史和典籍,更没有属于满文的诗歌、小说、戏剧和传奇。在政治上,他们需要汉人的经验和学说,需要消化汉人的制度和典章。以康熙消灭鳌拜集团亲政为标志,满人汉化的趋向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与此相关,议政王大臣会议也逐渐淡出。到乾隆年间这种制度正式结束自己的使命。

其实,早在皇太极时代,满人已经开始学汉人皇帝,为自己安排秘书班底,设置内三院。人关以后,又将内三院改为内阁。康熙独立主政之后,内阁体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几乎恢复到明代的规模。不过,成年以后的康熙,很快对内阁这种在明代已经过于成熟,也过于庞大的办事机关感到不满意,凡事保密程度很差,而且效率低下。于是,皇帝读书的南书房,逐渐成为另一个更受皇帝欢迎的秘书处。秘书的组成是陪皇帝读书的文学之士,他们大多是翰林院的翰林,平时在陪皇帝说经讲史、谈诗论赋的同时,也在政务的处理方面,为皇帝提供咨询。由于南书房不是一个机构,担任秘书的这些人虽然都是被皇帝看上、受到特殊信任的官员,他们的本职依然是翰林或者别的官员,个别人甚至是白衣(如方苞)。他们职务上的特殊之处,只是加上个“南书房行走”或“人值南书房”的名义。显然,比起内阁来,这些位卑而且年轻的文学之士,做秘书要更称职些,所以,在康熙中期以后,决策的中心就逐渐地转移到南书房了。

方苞因戴名世案入狱,后因李光地的营救出狱。康熙对方苞的学问十分仰慕,命他以白衣之身入值南书3房。每奏事,康熙则嘉赏之,说就是翰林院中老辈也超不过他。方苞还参与编校乐律和历算书,康熙又让诸皇子跟他学习,皇子自诚亲王以下皆呼之为先生。(徐珂:《清稗类钞》第三册)

雍正上台之后,出于对西北用兵的需要(对付准噶尔),建立办理军机处,以便能快捷而机密地办理西北军事事宜。由于雍正为了消弭“夺位”的谣传而不在正殿乾清宫居住,搬到偏殿养心殿,于是军机处也就设在隆宗门内紧靠西六宫的墙边,离养心殿只有几步远。此后虽然有过短时间的反复,但军机处逐渐成为清朝的决策中枢。南书房虽然一直还有作用,但处理政务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军机处,而内阁则变成了只有几个低品级的中书待着的闲衙门,内阁大学士则成为朝廷给予德高望重的朝臣的荣誉衔。

清代内阁大学士分为三殿三阁,依地位排列依次为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各个殿阁还另配一个协办大学士。大学士正一品,协办大学士从一品。在清代,凡是位列大学士和协办大学士的人,都会被尊称为“相”或者“相国”,实际上如果这些人不兼任军机大臣的话,是没有资格参与机要的,他们事实上只是作为文官的荣誉领袖存在的。

军机处在性质上跟明代的内阁一样,仍然属于皇帝的秘书班子,只是这个秘书班子要比南书房更正式一点。军机处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两类办事人员。军机大臣是军机处的主要成员,原本都有自己的本职,如六部的尚书、侍郎等等,进了军机处,本职事务依然不免。所谓的军机大臣,只是在本职之上加上“军机大臣上行走”、“军机处上行走”的头衔,新选的加上“军机处学习行走”、“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之类的头衔,俗称“大军机”。军机大臣没有定额,少的时候3、4人,多的时候达到过11人,一般则3、4人到4、5人不等。军机大臣每日轮流值班,随时听候皇帝差遣,处理军国大事。如果有大事需要商议的话,则全体到养心殿去,跟皇帝一起议事。他们的职责主要是在皇帝发问的时候,提供咨询。军机大臣中通常资历最老者为首席军机大臣,资历最浅者俗称“打帘子军机”,因为军机大臣到皇帝处商议国事,太监一律不许在旁,进出养心殿都得军机大臣自己打门帘,资历最浅者进出都在最后,自然打帘子之事非他莫属。

军机处设立之初,清朝各部的部员多借故前来探听消息,拥挤于军机处窗外,不成体统,而王公大臣,也往往以前来找军机大臣攀谈为名,打探机密。嘉庆初年,为4了加强军机处的保密性,特令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加派御史轮流到军机处外监督看守,严禁非军机处的人进入。非军机处的人,即使贵为王公阁相,只要擅自踏上军机处台阶半步,一律格杀勿论。清朝灭亡前几年,张之洞被招入京,朝廷准备让他入主军机,张到军机处办事,犹然不肯踏上台阶,其实,当时这条禁令其实早已废弛。小说.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