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温柔陷阱(12)

意思是隔几个档次。

更引起周守岁注意:“哟嗬,第一次听说,同生,是这回事吗?”

不错,没有说假话,但是容易给人错觉。李同生说:“那个排名是按年龄来的,就像桃园三结义一样,谁长谁尊。”

周守岁听清楚了,不是按水平排名。

“熊文斗排老几?”周守岁问。

“没有排上。”李同生找到否定吴军的话题,“我是瞿煜秋的关门弟子。”

熊文斗排不上号?

吴军插话:“熊文斗是我国著名诗人叶涛浪的弟子……瞿煜秋很想拜他为师,被叶涛浪拒绝。”

如此说来熊文斗最厉害?

“余兴林那个儿子怎么样,听说也不错。”周守岁记不清余银地名字。

“是说余银地,”李同生借题发挥,“不错,他比熊文斗强。”等于否定吴军的话。

“比你怎么样?”周守岁将他一军。

不好回答,旁边有一个“烂药”随时发难。说对方反使自己显得不谦虚,说对方比自己水平高而?##桓省@钔??肓讼耄?辛酥饕猓?谜獯伟渭馊瞬叛⌒闼凳隆J率蛋谠诿媲埃???耍?嘁?厥淞耍??人?恳荒苛巳弧?/p

很有说服力,但是吴军不服。由于涉及到县委领导,怕周守岁批评他说话不负责任,于是缄口不语。

横比纵比,周守岁心中有了一本明白帐。

“周县长,我想出一本诗集,想请您支持一下。”李同生说。

“好呐,”周守岁回答爽快,“怎么支持?”

概括起来是四个字:出钱出力。当然不是打县长本人主意,打死他也不敢在县长身上揩油,具体办法是:一、从财政拨15000元到出版社账户,用于购买书号;二、请县印刷厂支持,免费印3000册书;三、请周守岁作序。

“哈哈,”周守岁笑道,“我只能答应第三项,前两项不能答应。因为应付不过来,要出书的人和单位太多,文化局准备出一套民间文化资源丛书,向县政府打报告要25万;党史办要出组织史和人物传,开口4万;县志办要出地方志,伸手5万……还有县总工会、县农会、政协文史委员会、统计局等等,还不包括个人……”

吴军说:“熊文斗也想出两本诗集。”

“是呀,”周守岁感慨,“都是心血之作,都有价值,都有教育意义,不出实在可惜,不支持一下总觉得过意不去……这样吧,书出来之后我动员几家有钱单位买书。”

比拨款更实惠。

可惜李同生没有这个悟性。如果是公款出书,就只能赠送,卖书就是贪污;如果是自费出版,就可以变卖。有周守岁这层关系,不说三千册书,就是翻番也能卖完,还是实价,不打折,不还税,稳赚不蚀,好说又好听。

还远不只这点好处,手握一定实权的人可以节省许多成本――打字可以在办公室进行,免了一笔;印刷厂不会贴本也不会赚钱,让出了利润;单位购书除了照价付款外兴许还有赞助,多了一笔;理直气壮找财政要补贴情有可原,意外之财。四笔算下地,至少多赚百分之二十五。

实践证明也是这个数。

小车进入“牛尿街”,周守岁特别神情专注,毕竟这是他的“根据地”。

一年不到,“牛尿街”发生巨大变化――街道变窄变长,两旁摆满服装鞋帽等生活日用品,小商小贩肩挑背扛穿行其中。

“不再是‘牛尿街’,应改名为‘千步街’或者‘百铺街’。”周守岁自言自语。

无意中看到熊文斗和周华明擎着一把蓝色晴雨伞在街上步行,李同生顿生醋意。

“呃,华明?”李同生装出吃惊的样子。其实是泄密,因为没有父母愿意将女儿嫁给一个没有城镇户口的人。